2008年9月1日 星期一

三年讀經默想與題目 (草戊尚土) 080904

W4 2008-09-04 (伯34:1-34:37)

經文: 約伯記 34:21 神注目觀看人的道路,看明人的腳步。

默想: 主啊!你鑑察每一個人的思想言行,沒有人可以在你面前躲藏。求主讓我這一生行走在你面的光中。

題目: 以利戶在段經文中如何攻擊約伯?

5 則留言:

  1. 以利戶在此段經文中攻擊約伯如下:
    34:7 誰像約伯,喝譏誚如同喝水呢?
    34:8 他與作孽的結伴,和惡人同行。
    34:9 他說:人以神為樂,總是無益。
    34:10 所以,你們明理的人要聽我的話。神斷不致行惡;全能者斷不致作孽。
    34:11 他必按人所做的報應人,使各人照所行的得報。
    34:12 神必不作惡;全能者也不偏離公平。
    34:13 誰派他治理地,安定全世界呢?
    34:14 他若專心為己,將靈和氣收歸自己,
    34:15 凡有血氣的就必一同死亡;世人必仍歸塵土。
    34:16 你若明理,就當聽我的話,留心聽我言語的聲音。
    34:17 難道恨惡公平的可以掌權嗎?那有公義的、有大能的,豈可定他有罪嗎?
    34:18 他對君王說:你是鄙陋的;對貴臣說:你是邪惡的。
    34:19 他待王子不徇情面,也不看重富足的過於貧窮的,因為都是他手所造。
    34:20 在轉眼之間,半夜之中,他們就死亡。百姓被震動而去世;有權力的被奪去非借人手。
    34:21 神注目觀看人的道路,看明人的腳步。
    34:22 沒有黑暗、陰翳能給作孽的藏身。
    34:23 神審判人,不必使人到他面前再三鑒察。
    34:24 他用難測之法打破有能力的人,設立別人代替他們。
    34:25 他原知道他們的行為,使他們在夜間傾倒滅亡。
    34:26 他在眾人眼前擊打他們,如同擊打惡人一樣。
    34:27 因為他們偏行不跟從他,也不留心他的道,
    34:28 甚至使貧窮人的哀聲達到他那裡;他也聽了困苦人的哀聲。
    34:29 他使人安靜,誰能擾亂(或譯:定罪)呢?他掩面,誰能見他呢?無論待一國或一人都是如此─
    34:30 使不虔敬的人不得作王,免得有人牢籠百姓。
    34:31 有誰對神說:我受了責罰,不再犯罪;
    34:32 我所看不明的,求你指教我;我若作了孽,必不再作?
    34:33 他施行報應,豈要隨你的心願、叫你推辭不受嗎?選定的是你,不是我。你所知道的只管說吧!
    34:34 明理的人和聽我話的智慧人必對我說:
    34:35 約伯說話沒有知識,言語中毫無智慧。
    34:36 願約伯被試驗到底,因他回答像惡人一樣。
    34:37 他在罪上又加悖逆;在我們中間拍手,用許多言語輕慢神。
    ◎人越在挫折中越需要更堅強之信念,將一切交託上帝,並虔誠禱告祈求主保守而後之道路!

    回覆刪除
  2. 不知道這以利戶是來探病?或是落井下石?還稱約伯是"惡人"(36節)..

    聖經中只寫約伯的"三個朋友",所以以利戶應該是陪同去探望的,或者只是"路人甲"?

    回覆刪除
  3. 草戊尚土 牧師,平安:

    對於一個家破人亡,身染惡疾的老人,以利戶的攻擊似乎顯得有些殘忍,但再回想前面三個友人一昧的說約伯的苦難是報應,要約伯悔改認罪,這樣看來以利戶的攻擊又顯得比較客觀,因為他的言論大多是指正約伯錯誤的想法,我想或許這也是要警惕我們,如何在遭受苦難時仍能保持正確的態度。

    以利戶所強調的是︰『 神斷不至行惡,全能者斷不至作孽』正是說明許多人在不明白 神為何讓苦難存在時,反而硬要將這苦難怪罪在 神身上,就像以利戶反駁約伯所說的︰『我是公義, 神奪去我的理。』以這樣『自己』的論點來將苦難賴給 神,也譏笑其他友人責備他的無知。但事實可能剛好相反,或許應該是︰『 神是公義,我奪去 神的理。』

    所以,以利戶的攻擊便是回到『順服』 神,並認為約伯的反應就像惡人的反應一樣︰其實這都不是我的錯,是別人的栽贓,是 神的不對,沒理由這樣對我。

    是嗎?

    或許以利戶最後對約伯的代禱也可以作為我的學習。

    願主憐憫我,當我遭受苦難時,仍能試驗到底,不要悖逆 神,用言語輕慢 神,讓我學習順服,讓我學習承擔,讓我得著力量,讓我看到您的美意,感謝主。

    卯同學 敬上

    回覆刪除
  4. 我想…他認為約伯驕傲吧!他從約伯的言論中,得到的是,約伯以為神行惡作孽、偏離公平,而且不明事理 、任意報應。
    所以,以利戶責備約伯是喝譏誚如水,與作孽結伴,與惡人同行。
    很多時候,人似乎就是這樣。以自己所認識的神為據,進而評斷別人的經歷順服、不順服,愛神、不愛神…。或許我們需要的,更多是表明『我不知道、我不明白、願神將祂的心意顯明。』

    回覆刪除
  5. Dear All, Peng An,
    Sometimes the worst error we might commit was that we were so sure of our own theology or philosophy of life, so that we lost sight of self examination and self critique.

    回覆刪除

不想用 facebook 留言者 請在這裡留言
有需要蔡牧師回應者 也請在這裡留言